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宋豆豆广州报道随着8月29日蔚来汽车披露2023年二季
记者宋豆豆广州报道随着8月29日蔚来汽车披露2023年二季度财报,“蔚小理”(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二季度成绩单全部出炉。从三家企业公布的财务报表和经营情况来看,“蔚小理”已不再是此前齐头并进的局面,而是呈现冷热不均,加速分化的态势。
(相关资料图)
市场层面,理想一路高歌猛进,与蔚来和小鹏的差距越来越大;经营业绩方面,仅有理想的营收实现同比增长,且已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蔚来和小鹏营收出现下滑,亏损也在扩大。
更加值得注意的差异是毛利率。今年第二季度,理想的毛利率仍维持在20%的水平;蔚来的毛利率为1%,跌到过去一年来最低水平,车辆毛利率则只有6.2%;小鹏当季整体毛利率跌至-3.9%,同比降低了14.8个百分点,其车辆毛利率更是跌至-8.6%的新低。
尽管已经非常接近“上岸”,但理想汽车也并非高枕无忧。一方面,随着销量攀升,理想已逐渐接近产能天花板;另一方面,随着产品路线从增程向纯电过渡,叠加智能电动车的下半场加速到来,接下来在纯电赛道的布局对其能否保持进一步增长至关重要。
危机之下的蔚来和小鹏都渴望触底反弹,而活下来的首要前提都是规模,前者历经换代阵痛期,渴望卖出更多的车,维持稳定的现金流;后者也将降本、下沉和效率提上日程。一旦经营节奏踩错,出现销量危机,规模无法突破,市场给他们的时间和试错机会便不多了。
冷热不均
今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共交付8.65万辆新车,同比增长201.6%,已经超过2022全年总和;蔚来交付新车2.35万辆,同比下滑6.1%;小鹏汽车交付量2.32万辆,同比下滑32.6%。
交付量的下滑,直接导致财报表现迥然不同。今年二季度,仅有理想在营收上实现了同比增长,其当期营收为286.5亿元,同比增长228.1%。作为对比,蔚来和小鹏营收分别为87.72亿元和50.6亿元,同比分别下滑14.8%和31.9%,即后两者相加的营收额不及理想的一半。
净利润方面,理想已经连续三季度扭亏为盈,二季度净利润为23.1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6.4亿元。相比之下,蔚来和小鹏亏损进一步扩大,前者二季度净亏损为60.56亿元,同比扩大119.6%,环比扩大27.8%;后者净亏损达28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增加3.7%、20%。
三家车企报告期内盈利、亏损表现不一,也有其不同的内部因素。今年第二季度,蔚来的车辆销售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6.7%降至6.2%,小鹏从9.1%降至-8.6%,理想几乎持平,从去年同期的21.2%变为21%。报告期内,蔚来、小鹏、理想的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3.9%、21.8%,上年同期分别为13%、10.9%、21.5%,其中理想毛利率已连续两个季度超过特斯拉。
不过,小鹏的毛利率与车辆毛利率均为负值,这一数字甚至不及三年前。2020年二季度,小鹏仅有G3一款车,当期销售3200辆,毛利率为-2.7%,车辆毛利率为-5.6%,2020年第三季度便实现毛利率转正。
小鹏汽车财务副总裁吴佳铭对此表示,毛利率的表现,一是因为与G3i相关的库存减记和库存购买承诺亏损,对2023年第二季度的车辆利润率产生了4.5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二是因为促销活动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到期。
“随着G6等新品带动销量大幅增长,毛利率逐步恢复,以及运营效率持续提升,我们预计在2023年下半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的整体转正,四季度毛利率回正。”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透露。
理想汽车CEO李想曾表示,汽车企业在产品立项的时候普遍会把产品的稳定毛利率设定在15%-25%之间(对应标准定价的零售价格,而不是促销降价后的销售价格),最差也不会低于15%的毛利率(代理模式则需要把经销商的销售毛利率也计算进来)。
值得注意的是,受产品代际切换、在售车型较少等因素的影响,蔚来经历了短暂的阵痛期,二季度交付2.35万辆,同比下滑6.1%,环比下跌24.2%,这也是自2021年二季度以来,蔚来汽车单季度销量最低的一次。
其中,蔚来4月和5月的交付量仅为6000辆,入门级车型ET5和75kWh电池包交付量的增加,导致产品平均售价下降。同时,大幅降价促销也对蔚来的毛利率产生了不利影响,其二季度毛利仅为870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3.5%。此外较低毛利的二手车销售的增加也导致其二季度毛利率较一季度下降。
蔚来汽车CFO奉玮表示,蔚来汽车第三季度现金流会显著提升,实现双位数的毛利率,第四季度毛利率有望达到15%。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在一季度财报会上透露,“蔚来原定的今年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的时间点推后至一年以内。”
此外,研发成本高企也是造车新势力们亏损扩大的原因之一。今年第二季度,销量不足理想三成的蔚来研发投入达到33.45亿元,远高出小鹏的13.7亿元及理想的24.3亿元。从2022年四季度开始,蔚来已连续三个季度研发投入超过30亿元。此前小鹏汽车在研发上最为激进,直接对标特斯拉,试图将智能驾驶打造成企业标签,不过今年以来,小鹏在研发上的投入有所放缓。
蔚来仍然是造车新势力中最舍得花钱的企业。在销售及管理费用方面,今年二季度,蔚小理分别花了28.57亿元、15.4亿元和23.1亿元。这与三家企业不同的商业模式有关,蔚来在换电、渠道、用户维护等方面投入颇多,也导致其面临运营成本过高的问题。
现金储备方面,截至2023年6月底,蔚来现金储备较一季度减少了63亿元至315亿元。对比之下,理想和小鹏现金储备分别为737.7亿元和337.4亿元。短期来看,几家企业的现金流没有大问题,但造车新势力仍然需要加速将各自的商业模式跑通。鏖战犹酣
从销量和营收来看,理想似乎不可挑剔,但并非高枕无忧,2023年战场刚刚行至中途,上半年多数竞争对手处在产品和业务调整的低谷,尤其是同为造车新势力的蔚来和小鹏,上半年仅完成全年目标销量的不足三成。
行至下半场,随着销量逐渐攀升,理想已逐渐接近产能天花板,其在纯电赛道的布局对其能否保持进一步增长至关重要;同时,危机之下的蔚来和小鹏都渴望触底反弹,尽快走出低谷。
李想在二季报电话会上坦承,由于受到供应商供给影响,产能陷入瓶颈,原因则是理想汽车年初定生产计划的时候定得偏少。据悉理想业务团队年初制定的目标是年交付36万辆,但考虑到组织升级的影响和经济形势,遂把目标下调到30万辆。
理想汽车商业副总裁刘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8月理想L7、L8、L9单车月交付量将实现同步破万辆,预计今年三季度交付量有望达到10-10.3万辆,全年有信心超出全年交付目标的10%-20%,且在今年年底有望冲击4万辆的月交付新高。
为冲刺这一目标,拒绝“价格战”的理想汽车推出了“变相优惠”——为庆祝理想汽车L系列车型交付一周年突破25万辆,针对2023年8月30日(含)至2023年9月30日(含)新定购理想L9、理想L8、理想L7任一车型并通过合作保险机构购买车险,可享保险补贴1万元。
蔚来则寄希望于通过更多的渠道覆盖和销售能力的提升,加快订单转化。李斌表示:“6月我们发现自己的销售能力无法满足同时销售7-8款车的需求,从7月开始已经开始全面提升销售能力,目标达到每月锁单3万台的销售能力,9月底完成这项销售能力的建设,从10月开始销售能力建设的成果开始逐步显现。”
据其预测,蔚来正在销售的ET5、ET5T、ES6以及将于9月上市的EC6等四款车型的销量有望达到1.5-2万辆,加上其他车型的销量提升,蔚来对每月销量稳定在2万辆以上充满信心。对于三季度业绩预期,蔚来给出了历史最高交付和营收指引,交付指引为5.5-5.7万辆,同比增长74.0%-80.3%;营收指引为189.0-195.2亿元,同比增长45.3%-50.1%。
同样迫切希望触底反弹的小鹏汽车也在渴望卖出更多的车,并加速小鹏G6交付以冲击月交付2万辆的目标。何小鹏透露,G6上市首月的Max版本订单占比达70%,小鹏汽车正和供应商全力提升G6特别是Max版本的产能,预计九月G6交付量会显著提升,带动公司月整体交付突破1.5万;四季度G6产能将进一步提升,单月交付有望过万,小鹏汽车将在四季度冲击月交付2万的目标。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小鹏与大众汽车、滴滴分别签下的两笔大单也让其在“扬眉吐气”了一把的同时获得了更多喘息机会。小鹏牵手大众,预计将通过收取技术服务费获得可观的经常性收入,可能比预期更早实现盈利;与滴滴达成战略合作,以一款A级智能电动汽车将作为小鹏全新品牌的首款产品进入市场,预计于2024年开始量产,项目代号“MONA”,定位“15万级”市场,同时面向C端和B端销售,直奔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