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请让我介绍一下这一篇专栏的创作背景(叠甲):在今天下午,作者
(相关资料图)
首先,请让我介绍一下这一篇专栏的创作背景(叠甲):
在今天下午,作者出于好奇(也是由于奥本海默还没有上院线)的缘故在电影院观看了《芭比》这一部佳作。本人留学党,也对美国的文化以及历史有着一定的了解。或许是这个原因,本人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对于影片中的细节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但在观看完许多B站up主的视频后,并未寻得一篇能与我产生共鸣的分析解读,也就产生了写一篇专栏来发表一下自己的愚见的想法。另外,由于现在影片还没有过放映期,故作者出于对于版权的尊重,作者选择不观看《芭比》的网络资源来详细对照。因此,本篇文章中可能出现的细节的不准确以及错误之处请多谅解。若你在观看后持有着与作者不同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理性讨论。
那么现在,我们进入正题。
在B站的关于《让子弹飞》这部剧的解说当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一种观点:让子弹飞里包含着许多中国人独享的梗,如果你不了解中国,不了解中国的历史,那你便不能真正的看懂这一部神剧。在我看来,这一论述也适用于芭比,其不管是在画面细节甚至是剧情设置下都藏着种种梗。若是你不了解什么是美国精神的内核,那你便难以读懂导演藏在电影中的种种深意,也就很难理解在商业片的外壳下导演真正想要触及的本质。
隐藏在“父权”与“女权”的对抗下,芭比还想表达什么?
对“自由意志”的批判——高跟鞋与平底鞋的选择
没有人愿意主动地接受现实,正如芭比和肯做的那样。在芭比发现了自己身体的异常后,来到了怪异芭比的住处来寻求她的帮助。如多数好莱坞影片的流程一样,怪异芭比向芭比(芭比经典款,后文的芭比均代指此角色)介绍了两个世界打开传送门带来的严重后果,威逼利诱来让芭比选择去到现实世界来修复问题,于是拿出了两双鞋子来代指wonderland和reality的选项(有点黑客帝国的味道,不是吗?)。芭比不想回到现实,于是向怪异芭比说自己还是想要高跟鞋,但怪异芭比让她重新选择。最后,怪异芭比说出了本篇中的一个金句:“给你两个选项只是想让你感觉自己是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来做事的,但际实上你并没有第二个选项。”(与原文有差异,但是意思类似)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美国的宣传,你难道觉得这句话不讽刺吗?
芭比世界的生活方式
不知道大家在看电影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芭比的世界里,物资好似都不是从工厂里生产出来的,反而更像是自然而然地从超市里长出来的。但在另一方面, 你在整部剧中只能找到由美国生产的汽车,主人公不开外国车,路上也不走外国车(没日系)。一边是人民已经习惯了在全球中做消费者的角色,一边却是拼了命的宣传美国制造,这种矛盾难道不令人感慨吗?
肯的经历
在肯从图书室中找到关于父权社会的书后,他心潮澎湃:“这个世界太好了,父权社会!我们有着在芭比的世界里不曾享有的尊重!这太棒了!”但这又要如何解释他为什么没有留在现实世界,而是假装很满意的回到了芭比王国呢?这是因为他发现他并不能靠着父权在世界中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他需要的是职业证书,PhD的学历,行医的资格证......而不是某一些对于他自己而言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对他而言,现实中的失败与否并不和他的性别挂钩,而是和他的能力甚至于资本挂钩。也正是如此,失望的肯最终回到了一个只存在于梦想当中的地方,靠着不切实际的梦以及疯狂的举动来躲避现实中自己的无能。
以上的三点作为抛砖引玉的观点,我想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在观看电影后以一种脱离了男女对立这样一个错误的叙事角度来分析与体会这样的一部影片。我也希望在未来甚至这部电影能有一位up主想利维坦那样给流浪地球做详细解读视频那样,以芭比这部电影作为媒介让大家来细细的品味这部电影中的细节。
感谢阅读!